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於 1969 年 8 月 15 日 開幕,當時有五十萬人在紐約州 貝塞爾 一個 附近的乳牛場 期待音樂節的開始。這場活動被譽為一場不容錯過的經歷,伍德斯托克是一個為期三天的激動人心的音樂盛典(“和平與音樂”)。這場史詩般的活動後來簡稱為伍德斯托克,並成為1960 年代反文化運動的象徵。雖然伍德斯托克取得了成功,但這場大型音樂會並不順利:最後的變更、惡劣的天氣以及參加者的蜂擁而至都造成了不少麻煩。儘管在音樂節期間遇到了降雨,以及大量的毒品、性愛和搖滾樂,伍德斯托克依然是一場和平的派對,在嬉皮文化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伍德斯托克的創辦
伍德斯托克音樂祭是由四位年齡在27歲或以下的年輕人創辦的,他們尋求一個能將商業和他們對嬉皮和搖滾文化的熱情結合的活動構思。創辦人是約翰·羅伯茨、喬爾·羅森曼、阿提·科恩菲爾德和邁克爾·朗。
這四位商人並不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活動。朗在1968年已經組織了 邁阿密音樂節,而科恩菲爾德則是Capitol Records 最年輕的副總裁。羅伯茨和羅森曼是紐約的企業家,參與在曼哈頓建設一個錄音室。這四位年輕人合組了伍德斯托克企業公司,決定舉辦一場音樂節。
Cr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是第一個簽約的大牌藝人,給了伍德斯托克所需的知名度,以吸引其他知名音樂家。
伍德斯托克在哪裡舉行?
最初計劃伍德斯托克活動在華威工業區,紐約的瓦爾基爾舉行。
然而,瓦爾基爾市政府感到驚慌,並通過一項法律,撤回了協議,使在他們的地區舉辦音樂會成為不可能。
伍德斯托克企業探索了其他地點,但均未能成功。最終,在距離音樂會只有約一個月的時間,麥克斯·亞斯古,一位49歲的乳製品生產者,願意出租他位於紐約貝塞爾的土地,四周環繞着綠意盎然的喀茲基山脈。
離音樂會只有一個月,這四位忙碌的合夥人抓住了這個機會,並支付了要求的價格。
伍德斯托克,並不在伍德斯托克鎮內
麥克斯·亞斯古可能從未想過,他會在紐約貝塞爾的600英畝乳牛場接待五十萬人。但在1969年8月的三天裡,他的田野變成了性、毒品和搖滾樂的交匯點,這場音樂節徹底改變了世界。
即使我們稱它為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亞斯古的乳牛場與伍德斯托克鎮的距離甚至都不在步行範圍內,實際上超過了50公里。
伍德斯托克成為免費音樂會
伍德斯托克原本並不是要成為免費音樂會。然而,由於時間和組織上的不足,音樂會的合夥人被迫將音樂會變為免費的。主要原因是售票窗口和安檢門未能及時準備好。由於無法限制參與者進入音樂節(沒有售票窗口),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令音樂節免費。
朗在接受《電訊報》訪問時表示:“你會竭盡所能讓入口和圍欄做好準備,但優先事項是最重要的。人們來了,我們必須能夠餵飽他們,照顧他們,給他們一場表演。因此,必須確定優先事項。”
由於沒有有效的收費方式,朗和他的合作夥伴決定讓伍德斯托克成為一個免費活動。
大量的參加者湧入
最初大約預期會有五萬人參加。但到8月13日,即音樂會的前兩天,現場的人數已經達到十萬張門票提前售出。
隨著大約一百萬人潮湧向伍德斯托克,活動的組織者急忙增設更多設施。高速公路和當地道路被堵塞,許多觀眾選擇放棄他們的車輛,步行前往音樂會場地。最終,參加音樂會的人數約為五十萬人。
觀眾
伍德斯托克的觀眾非常多元化,反映了當時社會快速變化的面貌。有些人是感到與充滿物質主義的社會格格不入的嬉皮士,而其他人則單純是搖滾樂愛好者。
在1969年,國家正陷入越戰的爭議之中,許多年輕人對此表達激烈的反對。這同時也是民權運動時期,社會動盪與抗議活動頻繁。伍德斯托克是人們在音樂中逃避現實,並傳遞團結與和平的訊息的機會。
儘管在伍德斯托克的時候遇到惡劣的天氣,泥濘的條件以及缺乏食物、水源和適當的衛生設施,但那裡的氛圍總體上是和諧的。事後,有些人將無暴力的局面歸因於大量使用的迷幻藥。
另一些人則認為,嬉皮士僅僅是在實踐他們的座右銘“做愛,而不是戰爭”。事實上,許多人在伍德斯托克都將這個口號視為金科玉律,並隨時隨地地做愛。
安全問題
醫生、志願的救護人員和護士設立了伍德斯托克的醫療帳篷。大多數傷害都相對輕微,例如食物中毒和赤腳受傷。
據報導,有八名女性流產。一名青少年因被拖拉機壓倒而喪生。還有一人因吸毒過量而喪命。但這一切在五十萬人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由於執法部門限制了非在職的警察,因此安全措施非常有限。據估計,只有不到十名警察負責監視五十萬人。
伍德斯托克的表演者
三十二位音樂家,包括當地和世界知名的演出者,在伍德斯托克表演。8月15日下午5時,理查德·哈文斯首次登場,演奏了45分鐘的曲目。
哈文斯之後是意外現身的瑜伽大師斯里·斯瓦米·薩契達南達進行的祝福儀式。第一天的其他表演者包括:
巴埃茲在狂風暴雨中結束了她的曲目。第一天的活動大約在8月16日凌晨2點結束。
第二天的正式開始時間是中午12點15分。第二天的表演者包括:
- 奎爾
- 鄉村喬·麥當勞
- 約翰·塞巴斯蒂安
- 基夫·哈特利樂隊
- 聖安娜
- 不可思議的弦樂樂隊
- 罐裝熱量樂隊
- 山樂隊
- 感恩之死樂隊
- Cr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
- 珍尼斯·喬普林
- 斯萊與家庭之石
- 誰樂隊
- 傑斐遜飛機
第二天的表演於8月17日早上9點45分結束。
第三天的表演於下午2點開始。喬·科克是第一位演出者,接下來的表演者包括:
亨德里克斯是在伍德斯托克上演出的最後一位音樂家。由於下雨而導致的延遲使他要到星期一早上才能上場,而此時觀眾已減少到約 25,000 人。
還有一些藝人拒絕參加伍德斯托克音樂 Festival,例如:
伍德斯托克的遺產
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在8月18日星期一正式結束,當亨德里克斯離開舞台後,離開伍德斯托克並不比抵達那裡容易。隨著參加者陸續返回家園,通往活動地點的道路和高速公路很快就變得擁擠。
清理場地是一項龐大的任務,需要數天的時間、數輛推土機和幾萬美元。
2006年,位於舉辦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山丘上,開設了貝塞爾伍德藝術中心。現在,這裡在其美麗的涼亭內舉行戶外音樂會。現場還有一個屬於1960年代的博物館。
許多知名音樂家都曾在貝塞爾的森林中演出,其中一些也曾在伍德斯托克登台,如克羅斯比、斯達爾斯、納什和楊,聖安娜,阿爾洛·古斯里和喬·科克。
伍德斯托克或許可以用麥克斯·亞斯古來最好地描述,這位慷慨的農夫為此次活動借出了他的土地。他在第三天對聽眾說:“你們向世界證明了某件事...你們向全世界證明的是,五十萬名年輕人,我稱你們為年輕人,因為我有年輕的孩子比你們年長,五十萬名年輕人能聚在一起享受三天的快樂、音樂與純粹的快樂,並且上帝作証!”
重溫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吉米·亨德里克斯在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會的最後一天演繹《星條旗歌》。
聖安娜在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第二天演繹《靈魂犧牲》。
傑斐遜飛機在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第二天演繹《白兔》。
觀眾在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結束後離開,返回三天的音樂、和平與愛的生活。